產品說明
典藏資料:
國立歷史博物館藏《荷花》(館藏編號26897)為常玉(1901-1966)作品之一; 畫面中以黑色線條勾勒的白荷帶有中國傳統水墨畫的風味,荷葉用大塊的銘黃填色,花莖的生長與排列疏落有致,彷彿在微風中輕輕搖曳著。畫面呈現出和諧安靜的氣氛,簡潔嚴謹的構圖不落俗套,成功地表現了荷花高雅的姿態,為畫家之精心傑作。
常玉出生於中國四川順慶(1935年改名南充),自幼在故鄉隨父親習畫,之後向書法家趙熙(1867-1948)習字,1921年因「勤工儉學」計畫前往巴黎,是早期留法學習藝術創作的中國畫家之一。他的作品融合了中國與西方藝術特色,經常利用簡潔有力的線條、造形與輪廓呈現獨特的個人風格,繪畫造形簡練、色彩單純,裸女、植物花卉、有動物的風景為其三大創作主題。
注意事項:
雕金色料均係來自德國原裝進口之液態黃金水,以800度電窯燒製完成,金碧耀眼,煌煌生輝。
保養時,請以乾布或軟毛刷輕撢,勿使用清潔劑或其他保養液擦拭,才能維持亮麗光澤。
材質:陶瓷
規格尺寸:12吋
國立歷史博物館藏《荷花》(館藏編號26897)為常玉(1901-1966)作品之一; 畫面中以黑色線條勾勒的白荷帶有中國傳統水墨畫的風味,荷葉用大塊的銘黃填色,花莖的生長與排列疏落有致,彷彿在微風中輕輕搖曳著。畫面呈現出和諧安靜的氣氛,簡潔嚴謹的構圖不落俗套,成功地表現了荷花高雅的姿態,為畫家之精心傑作。
常玉出生於中國四川順慶(1935年改名南充),自幼在故鄉隨父親習畫,之後向書法家趙熙(1867-1948)習字,1921年因「勤工儉學」計畫前往巴黎,是早期留法學習藝術創作的中國畫家之一。他的作品融合了中國與西方藝術特色,經常利用簡潔有力的線條、造形與輪廓呈現獨特的個人風格,繪畫造形簡練、色彩單純,裸女、植物花卉、有動物的風景為其三大創作主題。
注意事項:
雕金色料均係來自德國原裝進口之液態黃金水,以800度電窯燒製完成,金碧耀眼,煌煌生輝。
保養時,請以乾布或軟毛刷輕撢,勿使用清潔劑或其他保養液擦拭,才能維持亮麗光澤。
材質:陶瓷
規格尺寸:12吋